推起頭巾,露出前額。形容態度灑脫,或衣著簡率不拘。漢孔融《與韋端書》:“閒僻疾動,不得復與足下岸幘廣坐,舉杯相于,以為邑邑。”《晉書·謝奕傳》:“岸幘笑詠,無異常日。”唐白居易《喜與楊六侍御同宿》詩:“岸幘靜當明月夜,匡牀閑臥落花朝。”宋陳與義《岸幘》詩:“岸幘立清曉,山頭生薄陰。”郭沫若《頌武漢》詩:“天塹通衢我再來,披襟岸幘嘆雄哉!”
岸的解釋岸à水邊的陸地:河岸。上岸。兩岸。高大:偉岸(魁偉,高直)。魁岸。高傲:岸忽(傲慢)。傲岸。頭飾高戴,前額外露:岸幘(把頭巾掀起露出前額,表示態度灑脫,不拘束)。古同“犴”,鄉間牢獄。
幘的解釋幘(幘)é古代的頭巾。部首:巾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