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pagoda]塔的別名
庾公嘗入佛圖,見臥佛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
(1).佛塔。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庾公嘗入佛國(guó),見臥佛。”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凡宮塔制度,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(gòu)之,從一級(jí)至三、五、七、九,世人相承,謂之‘浮圖’,或云‘佛圖’。”《北史·魏紀(jì)二》:“毀鄴城五層佛圖,于泥像中得玉璽二。”參見“浮圖”、“浮屠”。
(2).佛寺。《太平廣記》卷*引南朝齊王琰《冥祥記》:“﹝法朗﹞見道邊敗壞佛圖,無復(fù)堂殿,蓬蒿沒人。”《資治通鑒·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》:“乙卯,詔州郡縣眾居之所,各聽建佛圖一區(qū)……於是曏所毀佛圖,率皆修復(fù)。”胡三省注:“佛圖,即浮屠,或曰:佛圖,即佛寺。”清錢謙業(yè)《黃子羽六十壽序》:“今也束身浄業(yè),飛心佛圖。”
佛的解釋佛ó梵語“佛陀”,是對(duì)佛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的簡(jiǎn)稱,亦是佛教徒對(duì)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:佛爺。佛像。借花獻(xiàn)佛。指“佛教”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:佛家。佛寺。佛老。佛經(jīng)。佛龕。佛事(佛教徒誦經(jīng)、祈禱及供奉佛
圖的解釋圖(圖)ú用繪畫表現(xiàn)出來的形象:圖畫。圖案。圖譜。圖鑒。指地圖:《亞洲略圖》。圖窮匕見。畫:畫影圖形。計(jì)謀,計(jì)劃:宏圖(亦作“弘圖”、“鴻圖”)。良圖。謀取,希望得到:圖謀。圖利。企圖。
上一篇:放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