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無口才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雍也,仁而不佞。”邢昺疏:“佞,口才也。”
(2).謙辭,猶言不才。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寡人不佞,能合其眾而不能離也。”宋葉適《上西府書》:“某不佞,自以為無三者之患而獨有憂世之心。”清戴名世《疑解》:“僕不佞,適有類於北宮子。”
(3).用作謙稱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不佞不能與二三子同心,而以為皆有罪。”明高攀龍《講義·小引》:“不佞幸從諸先生后,不能無請益之言。”魯迅《書信集·致章廷謙》:“該堂將我住址寫下,而至今不將書目寄來,可見嘴之不實,因此不佞對之頗有惡感。”
不的解釋不ù副詞。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單用
佞的解釋佞ì有才智,舊時謙稱:不佞。善辯,巧言諂媚:佞人(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)。佞幸(以諂媚而得寵幸)。佞史(為討好當權者而歪曲篡改事實的歷史)。佞臣。奸佞。部首:亻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