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放任自得貌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夫堯既已鯨汝以仁義,而劓汝以是非矣,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涂乎?”成玄英疏:“恣睢,縱任也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恣睢,自得貌。”《楚辭·遠游》:“欲度世以忘歸兮,意恣睢以擔撟。”王逸注:“縱心肆志,所愿高也。”
(2).放縱暴戾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縱情性,安恣睢,禽獸行。”漢應劭《風俗通·怪神·城陽景王祠》:“呂氏恣睢,將危漢室。”吳樹平校釋:“恣睢,放縱暴戾。”《新唐書·馬燧傳》:“時回紇還國,恃功恣睢,所過皆剽傷。”宋葉適《紀綱一》:“然人主恣睢太甚,而下不堪命。”陳少白《興中會革命史要》:“那時候日本人在臺灣恣睢暴戾,臺灣人民畏之如虎。”
(3).謂文章氣勢豪放。唐柳宗元《答韋珩書》:“雄之遣言措意,頗短局滯澁,不若退之猖狂恣睢,肆意有所作。”
恣的解釋恣ī放縱,無拘束:恣意。恣肆。恣睢。恣情。恣行無忌。方言,舒服:透恣。睡得真恣。部首:心;
睢的解釋睢ī仰視:睢盱(仰視)。睢睢(仰視的樣子)。姓。部首:目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