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秦爵名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﹝晉﹞獲秦成差及不更女父。”杜預注:“不更,秦爵。”《商君書·境內》:“公爵,自二級已上至不更,命曰卒。”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爵:一級曰公士,二上造,三簪裊,四不更。”顏師古注:“言不豫更卒之事也。”
(2).不改變。《商君書·墾令》:“迂者不飾,代者不更,則官屬少而民不勞。”
(3).不經,未曾經過。《文選·楊修<答臨淄侯箋>》:“今之賦頌,古詩之流。不更孔公,風雅無別耳。”呂延濟注:“更,經也。脩言今植之賦頌乃與古詩相類,雖不經孔子刪定,與《詩》之風雅無異焉。”《宋書·周郎傳》:“宮廟遭不更之酷,江服被未有之痛,千里連死,萬井共泣。”
(4).不懂。《新唐書·吳湊傳》:“府中易湊貴戚子,不更簿領,每有疑獄,時其將出,則遮湊取決,幸蒼卒得容欺。”宋王安石《上杜學士言開河書》:“某愚不更事物之變,備官節下,以身得察於左右。”
不再。南朝宋謝靈運《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》詩:“曩基即先筑,故池不更穿。”
不的解釋不ù副詞。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。不速之客。單用
更的解釋更ē改變,改換:更正。更生(重新獲得生命,喻復興)。更衣(a.換衣服;b.婉辭,上廁所)。更定(改訂)。更迭(輪流更換)。更遞。更番。更新(舊的除去,新的建起)。更張(調節琴弦,喻變更或改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