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古鮮卑族的一支。本居遼東,西晉時在首領(lǐng)吐谷渾的率領(lǐng)下西徙至甘肅、青海間,至其孫葉延時,始號其國曰吐谷渾。隋初,夸呂稱可汗,建都伏俟城。唐時,諾曷缽可汗曾來朝,受封號。后為吐蕃所并。《資治通鑒·齊東昏侯永元二年》:“吐谷渾王伏連籌事魏盡禮。”胡三省注:“吐,從暾入聲。谷,音浴。”參閱《周書·異域傳下·吐谷渾》、《通典·邊防六》。
(2).唐時泛指侵擾邊境的敵軍酋領(lǐng)。唐王昌齡《從軍行》之五:“前軍夜戰(zhàn)洮河北,已報生擒吐谷渾。”
(3).復姓。本鮮卑族首領(lǐng)名,后遂為姓氏。見《魏書·官氏志》、《周書·異域傳下·吐谷渾》。
(4).樂府名。本北朝馬上樂,周隋時與西涼樂雜奏,成為宮廷音樂,唐時猶存。《舊唐書·音樂志二》:“北狄樂,其可知者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,皆馬上樂也……北周隋世,與西涼樂雜奏。今存者五十三章,其名可解者六章:《慕容可汗》、《吐谷渾》、《部落稽》、《鉅鹿公主》、《白浄王太子》、《企喻》也。”《樂府詩集·鼓吹曲辭五·唐鼓吹鐃歌》:“《吐谷渾》,言李靖滅吐谷渾於西海上也。”
吐的解釋吐ǔ使東西從口里出來:吐痰。吞吐。吐剛?cè)闳幔ㄍ鲁鲇驳模韵萝浀模挥髌圮浥掠玻7懦觯冻觯焊吡煌滤搿M鹿始{新。說出:吐話。一吐為快。吞納咽吐ù內(nèi)臟里的東西從口里涌出:嘔吐。上吐下瀉。
谷渾的解釋復姓。《通志·氏族五》:“谷渾氏,吐谷渾歸化,因氏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