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withfontitterincisiveness]唐朝張環(huán)權《書斷》說,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,刻字的人發(fā)現(xiàn)字跡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。后用“入木三分”形容書法筆力遒勁,也比喻見解、議論深刻、確切
入木三分詩思銳,散霞五色物華新。——清·趙翼《甌北詩抄》
《說郛》卷八七引唐張懷瓘《書斷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書祝版,工人削之,筆入木三分。”本謂筆力勁健,后借以喻描寫或議論深刻。清趙翼《楊雪珊自長垣歸來出示近作嘆賞不足詩以志愛》:“入木三分詩思鋭,散霞五色物華新。”茅盾《關于長篇歷史小說<李自成>》:“崇禎等候‘討賊’的捷報,焦急的心情,刻畫得入木三分。”
入木的解釋.指雕板刻印。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附錄:“余因反覆沉思其致誤之由,殊不可得,嗣取鈔刻各本,刻意推研,乃知盧氏所得葉石君本,據(jù)以入木。”.入棺。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金剛經鳩異
三分的解釋.謂一分為三。《左傳·襄公十一年》:“三分公室,而各有其一。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今天下三分,益州罷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”清唐孫華《涿州懷古》詩:“三分巴蜀功成后,魂魄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