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.沉溺心靈。《莊子·繕性》:“文滅質(zhì),博溺心,然后民始惑亂,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。”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:“使文不滅質(zhì),博不溺心,正采耀乎朱藍,間色屏於紅紫。”
(2).潛沉心志。明唐順之《答俞教諭書》:“但古人於藝以為聚精會神極深研幾之實,而今人於藝則以為溺心玩物爭能好勝之具。”宋楊楫《<云谷雜記>題跋》:“予既嘉其為人,且慮其溺心於是,反緩其所當行者。”
溺的解釋溺ì淹沒:溺水。溺死。沉迷不悟,過分,無節(jié)制:溺愛。沉溺。溺à同“尿”。部首:氵;
心的解釋心ī人和高等動物體內(nèi)主管血液循環(huán)的器官(通稱“心臟”):心包。心律。心衰。心悸。中央,樞紐,主要的:心腹。中心。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,感情等:心理。心曲。心魄。心地。心扉。衷心。心曠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