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名類事情。
⒉ 瑣碎事務(wù)。
⒊ 知雜事之省稱。
⒈ 名類事情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桓范傳》“於是收…… 謐、軌、勝、范、當(dāng) 等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范 嘗抄撮《漢書》中諸雜事,自以意斟酌之,名曰《世要論》。”
《晉書·葛洪傳》:“又抄《五經(jīng)》、《史》、《漢》、百家之言,方技雜事三百一十卷。”
⒉ 瑣碎事務(wù)。
引《南齊書·孔稚珪傳》:“不樂世務(wù),居宅盛營山水,憑機(jī)獨(dú)酌,傍無雜事。”
《南史·王惠傳》:“恬靜不交游,未嘗有雜事。”
趙樹理 《金字》:“在鄉(xiāng)村集鎮(zhèn)上教小學(xué),教學(xué)以外的雜事很多。”
⒊ 知雜事之省稱。
引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四》:“知雜事謂之雜端……每公堂食會(huì),雜事不至,則無所檢轄,唯相揖而已;雜事至,則盡用憲府之禮。”
⒈ 瑣碎、繁雜的事務(wù)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一四回》:「張飛自送玄德起身后,一應(yīng)雜事,俱付陳元龍管理。」
《紅樓夢(mèng)·第七〇回》:「接著過年過節(jié),出來許多雜事,竟將詩社擱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