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冷和暖。多指氣候。
⒉ 寒暖。借指生活情況。
⒈ 冷和暖。多指氣候。
引晉 陶潛 《閑情賦》:“嗟溫涼之異氣,或脫故而服新?!?br />《詩(shī)·鄭風(fēng)·野有蔓草》“零露漙兮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仲春仲秋俱是晝夜等、溫涼中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五回:“便見(jiàn)他一雙手高高兒的舉了一碗熬得透,滾得到不冷不熱、溫涼適中,可口兒的普洱茶來(lái)?!?/span>
⒉ 寒暖。借指生活情況。
引《文選·陸機(jī)<門(mén)有車(chē)馬客行>》:“拊膺攜客泣,掩淚敘溫涼。”
呂向 注:“敘別離之歲月?!?br />《魏書(shū)·胡叟傳》:“祖思 習(xí)常,待 叟 不足, 叟 聊與敘溫涼,拂衣而出。”
唐 段成式 《酉陽(yáng)雜俎·冥跡》:“什 遂前,入就牀坐。其女在戶(hù)東立,與 什 敘溫涼。”
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王蘭》:“其友 張 姓者,聞而省之,相見(jiàn),話(huà)溫涼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