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朋友頻繁交往、相互宴請(qǐng)。
例酒食相征逐。
英tail;
⒈ 謂交往過從。
引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,酒食游戲相徵逐。”
宋 韓維 《送孔先生還山》詩:“蠶桑事未起,農(nóng)里得徵逐。”
清 鄭燮 《范縣署中寄弟墨書》:“徐宗于、陸白義 輩,是舊時(shí)同學(xué),日夕相徵逐者也。”
⒉ 特指不務(wù)正業(yè),唯在吃、喝、玩、樂上的往來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一回:“還有那些手頭空乏的,雖是空著心兒,亦要充作大老官模樣,去逐隊(duì)嬉游,好像除了徵逐之外,別無正事似的。”
魯迅 《中國(guó)小說史略·清之狹邪小說》:“作者雖目光始終不離於 趙,顧事跡則僅此,惟因 趙 又牽連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,雜述其沉湎徵逐之狀,并及煙花。”
⒊ 追隨;追求。
引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李朱畫得坡仙賞識(shí)》:“毛澤民 為郡守……常延致 象先 為作一大屏,真近世絶筆。但日來鑒賞之家,未免徵逐時(shí)好,未有深知二人者。”
清 朱燾 《北窗囈語》:“人一好名,則訪求師友,購(gòu)買書籍,徵逐聲氣,馳騖名場(chǎng)。”
⒈ 追隨、追求。
引唐·韓愈〈柳子厚墓志銘〉:「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,酒食游戲相征逐。」
宋·何?《春渚紀(jì)聞·卷五·李朱畫得坡仙賞識(shí)》:「但日來賞鑒之家,未免征逐時(shí)好,未有深知其二人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