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漢末到魏晉南北朝的文人與酒有關的不勝枚舉,這時期文人不信宗教的宣傳,不祈求生命的長度,而用宴飲來增加生命的密度,提升生命的質量,在這一點上,魏晉文人與水滸英雄是相同的。
(2)元代和魏晉南北朝都是一個動亂的時代,相似的社會背景,使得懷才不遇的元代文人都很追慕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灑脫超越。
(3)禪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的主要轉移方式,勸禪文則是這一方式衍生的文體之一。
(4)無論是苻堅的執(zhí)意南征,還是東晉南朝的多次北伐,都明確地體現(xiàn)了這一點。
(5)本文對晉南牛開發(fā)實施方案、經(jīng)濟雜交方案及基因庫工作方案的內容給予了肯定的評價,并對三個方案提出了意見和建議。
(6)對INRA124位點的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南陽牛、晉南牛、秦川牛和魯西牛都有瘤牛和普通牛兩個父系起源。
(7)北朝效仿魏晉南朝創(chuàng)立了為皇帝、儲君講授知識的侍講制度。
(8)發(fā)展到魏晉南北朝,中國畫逐漸演變成單幅的卷軸畫,成為獨立的藝術欣賞品,題材亦日益擴大。
(9)東晉南朝繼承這一制度,至少部分十六國政權如前燕、后趙采用該制。
(10)在中國兩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運動中,神話充當了極為重要的角色。
(11)臨沂洗硯池晉墓是近年魏晉南北朝考古最重要的發(fā)現(xiàn)之一,被評選為2003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。
(12)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林業(yè)領域取得了一些新的發(fā)展,這與當時林政的實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(lián)系。
(13)清商樂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有影響的俗樂,是相和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(fā)展。
(14)經(jīng)歷了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爭戰(zhàn),到隋唐時期,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.
(15)分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版本學孕育、發(fā)展的歷史背景,從五個方面對這一時期版本學的成就進行了總結,明確了其在版本學史上的重要地位。
(16)曹魏代漢和晉代魏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大的政治事件,影響深遠。
(17)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疾疫的高發(fā)階段,一些學者們對這方面的研究頗為重視。
(18)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,隨著中原王朝與東北關系的密切,魏晉史家以“楛矢石砮”為依據(jù),斷定古肅慎位于東北的北部。
(19)東晉南朝時期,南渡的士人發(fā)現(xiàn)了江南山水的優(yōu)美,從此江南山水開始成為中國文學的重要表現(xiàn)對象。
(20)魏晉南北朝時,出現(xiàn)了披鎧掛甲的武士俑.
(21)第一部分分析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怪誕。
(22)魏晉南北朝文人和藝術家受到玄學的深刻影響,思想上十分解放,個性上極為自由,行為上也很放達。
(23)集部的形成與發(fā)展,是魏晉南北朝文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,但由于文獻的缺乏,此問題一直處于模糊認識之中。
(24)晉冀魯豫野戰(zhàn)軍的太岳兵團,八月下旬由晉南強渡黃河,挺進豫西地區(qū)。
(25)魏晉南北朝的諫官制度源自秦朝,也為隋唐諫官制度的完備奠定了基礎。
(26)“洞穴仙境”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反復出現(xiàn)的審美意象。
(27)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公文寫作的理論成熟階段。
(28)繪畫是魏晉南北朝藝術園囿中的一朵絢麗奪目的奇葩,而六朝畫壇獨領風騷。
(29)東晉南朝在當時被奉為漢族文化正朔,成為全國的文化中心,其文物典制、繪畫藝術及物質文化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北方的十六國、北朝和海東諸國。
(30)周宏偉先生近年提出,地質時代在成都平原形成的斷陷湖延續(xù)到兩晉南北朝仍然存在,即漢代“方三百里”、“周回二百余里”的“滇池”,再到兩晉南北朝的“萬頃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