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旅征途中,在馬上橫著長矛吟詩。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邁瀟灑風度。唐元稹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》:“建安之后,天下文士遭罹兵戰(zhàn),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,往往橫槊賦詩,故其抑揚怨哀悲離之作,尤極於古。”宋蘇軾《后赤壁賦》:“舳艫千里,旌旗蔽空,釃酒臨江,橫槊賦詩,固一世之雄也。”呂志伊《讀史感賦》:“橫槊賦詩一世雄,二喬未虜恨東風。”
橫槊的解釋.橫持長矛。指從軍或習(xí)武。《南齊書·垣榮祖?zhèn)鳌罚骸叭舨懿佟⒉茇像R橫槊,下馬談?wù)摚遂短煜驴刹回擄嬍骋印!彼涡翖壖病赌钆珛伞るp陸和陳仁和韻》詞:“少年橫槊,氣憑陵、酒圣詩豪餘事。”明
賦詩的解釋吟詩;寫詩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賦詩斷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唐王維《慕容承攜素饌見過》詩:“紗帽烏皮幾,閒居懶賦詩。”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他生長在北平的書香門第,下棋,賦詩,作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