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語。即肉身。《楞嚴經(jīng)》卷十:“由汝念慮,使汝色身。”《金剛經(jīng)·離色離相分》:“如來説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。”陳雄注引《壇經(jīng)》:“皮肉是色身?!蹦铣愋炝辍堕L干寺眾食碑》:“則菩薩應(yīng)化,咸同色身,諸佛浄土,皆為揣食。”唐黃滔《莆山靈巖寺碑銘》:“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,色身不壞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三六:“小僧出家人,只這個色身,尚非我有,何況外物乎?”
色的解釋色è由物體發(fā)射、反射的光通過視覺而產(chǎn)生的印象:顏色。色彩。色相(刵)。色調(diào)(刼)。臉上表現(xiàn)出的神氣、樣子:臉色。氣色。色厲內(nèi)荏。情景,景象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種類:各色用品。品質(zhì),質(zhì)
身的解釋身ē人、動物的軀體,物體的主要部分:身軀。人身。身材。身段。船身。樹身。指人的生命或一生:身世。獻身。親自,本人:自身。親身。身教。身體力行。統(tǒng)指人的地位、品德:出身。身分(坣)。身敗名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