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giveallthehistoricalfactsexceptthoseafontoutone'sownancestors;forgetone'sancestorsandancestraltradition]據《左傳》記載,春秋時晉國大夫籍談沒有回答好周天子的提問而被周天子諷刺為“數典而忘其祖”。后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
春秋時晉大夫籍談出使周朝,周景王問談:晉國何以沒有貢物?談答以晉國從來沒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賞賜,所以無器物可獻。周王指出從晉的始祖唐叔開始,就不斷受到王室的賞賜,責備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后裔,竟不知道這些史實,說他是“數典而忘其祖”。事見《左傳·昭公十五年》。后用以比喻忘本。現也用以比喻對祖國歷史的無知。清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三:“況周秦兩家,實為南宋導其先路,數典忘祖,其謂之何?”高燮《索黃濱虹治印先寄以詩》:“吁嗟假學何其多,數典忘祖圣所呵。”
數典的解釋歷舉典故。《鏡花緣》第八十回:“近日還有一種數典的,終日拿著類書查出許多。”章炳麟《辨詩》:“詩又與議奏異狀,無取數典,鐘嶸所以起例,雖杜甫媿之矣。”魯迅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二五篇:“惟
祖的解釋祖ǔ父親的上一輩:祖父。祖考。祖母。祖妣。稱與祖父同輩的人:外祖父。外祖母。先代:祖宗。祖業。祖制。祖祭。祖國。初,開始:鼻祖。某種事業或派別的創始人:祖師。出行時祭路神,引申為送行:“